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
鄭州大學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始建于1959年,其前身為鄭州大學水利系。1963年鄭州工學院成立,水利系由鄭州大學整體調整到鄭州工學院,更名為鄭州工學院水利工程系;1986年增設環境工程本科專業,更名為水利與環境工程系;1996年鄭州工學院更名為鄭州工業大學,更名為鄭州工業大學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2000年7月10日鄭州工業大學、鄭州大學、河南醫科大學合并組建新的鄭州大學,更名為鄭州大學環境與水利學院,2007年11月更名為鄭州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2019年7月更名為鄭州大學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
學院借助河南地處黃河、長江、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區位優勢,長期堅持“人才培養是立院之本、科學研究是強院之路、學科建設是興院之策”的辦學理念,面向基礎設施建設行業,以水利學科專業為重點、學科建設為龍頭、隊伍建設為中心,堅持多學科專業相互滲透、交叉、融合,多層次人才培養并行,教學與科研相互融合,為我國水利、土木、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行業培養了萬余名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經過六十余年的發展,學院已形成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人才培養體系,具備完善的科學研究基礎設施。
學院下設水利工程系、市政工程系、交通運輸工程系、水文水資源系、實驗教學中心和綜合管理辦公室等6個二級單位。現有在職教職工120人,其中專任教師88人。專任教師中,教授34人、副教授(含高級工程師)31人,獲博士學位的79人;博士生導師20人,碩士生導師79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水利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河南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獲得者1人、中原學者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國家“863”計劃主題專家1人、水利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專業建設指導組專家2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2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河南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555人才工程)8人、河南省優秀專家3人、河南省科技功臣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3人、河南省教學名師2人、鄭州大學教學名師2人、寶鋼優秀教師4名。具有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3個,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4個,鄭州市科技創新團隊1個,鄭州大學教學團隊2個。
學院有水利工程和交通運輸工程2個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在2016年全國高等學校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水利工程學科被評定為B+,并列第五名,被列為鄭州大學一流學科建設序列。設有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水利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涵蓋水工結構工程、水文學及水資源、水利水電工程、水力學與河流動力學、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工程安全與管理、水利信息技術7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有水利工程、交通運輸工程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在讀研究生618人,其中碩士研究生559人,博士研究生59人。水工結構工程、巖土工程、水文學及水資源等3個學科設有河南省特聘教授崗位。
學院設有水利水電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等4個全日制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94人。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為國家及河南省首批特色專業建設點,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為河南省高等學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水利與環境實驗中心為中央與地方共建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國家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河南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正式簽約掛牌的實習教學基地16個。有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河南省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河南省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河南省高等學校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鄭州大學精品課程6門,鄭州大學視頻公開課4門。獲河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及以上獎勵7項(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河南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一、二等獎20余項,鄭州大學教學成果一、二等獎6項。正式出版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教材、全國高校統編教材一批。
學院擁有重大基礎設施檢測修復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地下基礎設施非開挖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兩個國家級科研平臺,水利與交通基礎設施安全防護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2011計劃)、重大基礎設施安全檢測修復技術與裝備河南省工程實驗室、教育部纖維復合建筑材料與結構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巖土工程檢測與防護重點實驗室、河南省工程材料與水工結構重點實驗室等9個省部級科研平臺。承擔國家973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近70項,省部級科研項目50余項,獲國家科技獎6項,省部級科技獎40余項。近十年來,學院科研經費到款超過3.5億元,發表SCI/EI論文80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75部。
學院堅持“成人、成才、成就”教育相結合,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工作連續多年被授予鄭州大學學生工作先進集體、大學生學科競賽和科技創新先進集體、畢業生“三個一”主題教育活動先進單位、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近五年,本科生發表學術論文913篇,專利授權494項,軟件著作權120項;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科技創新獲獎1446人次。
學院與美國、日本、德國、加拿大等20多個國外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聘請美國、日本、德國等5名知名專家為客座教授或特聘教授,王復明院士擔任中國非開挖協會主席。近年來,學院通過搭建國際科研合作平臺,舉辦國際會議,選拔優秀中青年教師到國外進修、考察、講學、訪問,選派在校生到國外聯合培養、學術交流、游學、學習,招收國外本科留學生、博士留學生等多種途徑,逐步實現師資隊伍、人才培養、學術科研、學生生源的國際化,國際交流合作工作向范圍更廣泛、更多元的方向健康發展。
建院六十余年來,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秉承和發揚“板凳功夫和釘子精神”的優良傳統,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建設、學科建設、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新的發展階段,學院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雙一流”建設為契機,統籌利用各方資源,齊心協力,求實創新,開拓進取,進一步提升辦學水平,增強服務國家和區域重大發展戰略的能力。
推薦簡章

195-2040-9226
全國研究生報名咨詢電話招生學院
招生信息
報考指南
專業問答
-
答
985在職研究生有用嗎?有用。985在職研究生招生院校較多,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等。各院校都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開設的在職研究生相關課程不僅注重實踐和應用,畢業時還能獲得高含金量的相關證書,助力職業發展。除此之外,學員畢業后的就業前景也是十分可觀的。具體如下:
-
答
免聯考的研究生靠譜嗎?靠譜。免聯考的在職研究生意思是免去入學考試的一種研究生教育形式。目前,不需要參加全國聯考的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有同等學力、高級研修班和國際碩士三種,在職人員不論選擇哪種方式報考,在畢業時都可以獲得相應的優質證書,助力個人未來發展。下文進行詳細說明。
-
答
會計專碩為培養高層次會計人才而設,是會計人才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徑。注重成功上岸爭取學習機會,選擇普通院校競爭小一些,一般要好考一些,會計專碩排名靠前、學科實力強的高校競爭激烈。簡單了解一下:
-
答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在學制、上課時間、學費、報名條件等方面存在差異,本文將詳細探討這兩種學習方式的異同點,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
-
答
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多樣,其中涉及到考試的主要有同等學力和非全日制。部分人員想知道在職研究生難度和通過率怎么樣?繼續同等學力入學免試,后期申碩統考難度相對較小,通過率比較高。非全日制入學須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難度相對較大,通過率不太高。下文詳細介紹,可供大家參考。
熱門學校
熱門專業
在職研究生工具
-
類型
-
信息
-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