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國自己創辦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2000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為“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學校現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民航局簽署協議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在60余年的辦學歷程中,南航人秉承“航空報國”的辦學傳統,遵循“團結、儉樸、唯實、創新”的優良校風,踐行“智周萬物,道濟天下”的校訓,櫛風沐雨,砥礪奮進,不斷推動了學校的快速發展。目前,學校已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工、理、經、管、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研究型大學,“十一五”期間被工業和信息化部授予辦學水平提升工程“特別優秀學校”稱號。學校現設有16個學院和147個科研機構,建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1個、國防科技工業技術研究應用中心1個、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有本科專業54個、碩士一級學科授權點34個、博士一級學科授權點16個、博士后流動站16個。有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9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國防特色學科7個。
學校建有明故宮和將軍路兩個校區,占地面積2154畝,建筑面積114.8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圖書近261萬冊(件)。現有教職工3058人,其中專任教師1819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1234人,博士生導師486人,院士及雙聘院士8人,“千人計劃”9人,“長江學者”14人,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人,全國教學名師2人,國家級、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1人,入選國家和省部級各類人才計劃600余人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47人。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000余人,研究生8000余人,學位留學生890余人,成人教育學生5000余人。
學校已成為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建校以來,學校已為國家培養了15萬余名各類高級專門人才,校友中涌現出了十一位兩院院士,數十位省部級黨政領導干部和將軍,以及一大批著名的科技專家和管理專家。學校致力于培養高素質公民和未來開拓者,不斷推進教育教學改革,逐步建立起具有南航特色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教學成果。共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8項;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6篇,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15篇;國家級精品課程11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項目6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工信部重點專業8個,國防重點專業和緊缺專業(方向)7個。南航學子在各級各類競賽中取得了一批令人矚目的成績:獲得2011年空客全球大學生航空創意競賽總冠軍;在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在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我校連續七次蟬聯“優勝杯”,共獲特等獎7項、一等獎16項,近五屆位列全國前三。在“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屢創新高,連續榮獲優勝杯;在“周培源杯”全國大學生力學競賽、“中國軟件杯”全國大學生軟件設計大賽、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等競賽中,南航學生屢屢折桂。
學校科學研究能力持續增強。建校以來,學校獲部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近1483項,其中國家獎75項,建有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等4個國家級科研平臺、44個部省級科研平臺,為共和國貢獻了若干個第一,包括我國第一架無人駕駛大型靶機、第一架無人駕駛核試驗取樣機、第一架高原無人駕駛機、第一架無人駕駛直升機、第一架微型飛行器等,自主研制的“天巡一號”微小衛星成功發射。在基礎研究領域,學校取得了“直升機廣義渦流理論”、“振動控制系統的非線性動力學理論”、“飛機制造協調準確度與容差分配理論”等一批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理論成果。在國防科技領域,學校參與了我國幾乎所有航空重要型號的預研、技術攻關、試驗研究,有多項技術在“嫦娥三號”等航天工程中得到了成功應用,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國民經濟領域,學校積極推進政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學校大力推進開放辦學,積極開展協同創新,先后建立了一批產學研合作研究基地;開展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國外近百所著名高校及知名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形成了“服務航空航天民航、服務江蘇,面向全國、面向世界”的開放型辦學新格局。
效法羲和馭天馬,志在長空牧群星。面向“十三五”,南航將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部黨組有關精神,堅持“以育人為本、促進人才輩出,以學術為本,促進學術繁榮,以航空為本、促進特色發展”的辦學理念,以“雙一流”建設為目標,繼續實施“特色發展,人才強校,開放辦學,改革創新”的發展戰略,繼往開來,開拓創新,以昂揚的姿態向著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奮斗目標闊步前進。
熱門簡章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該校在職研究生項目的優勢豐富,對學員提升很有幫助。本文詳細介紹一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職研究生怎么樣,可供大家參考。
273閱讀
2023-06-29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秉承“航空報國”的辦學傳統,遵循“團結、儉樸、唯實、創新”的優良校風,踐行“智周萬物,道濟天下”的校訓,櫛風沐雨,砥礪奮進,開設了在職讀研課程班。請問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職研究生有用嗎?
301閱讀
2023-05-23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建于1952年,其地理位置優越、師資人才充沛,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該校如今開設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課程班備受矚目,許多學生詢問其學費是多少錢?下面來進行介紹。
1205閱讀
2023-07-1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網絡強國戰略目標為導向,遵循高等教育的辦學規律,按照“綜改拉動、科學發展”的戰略思路,牢固樹立事業型思維,啟動學校教育事業綜合改革。院校的在職研究生教育受到就讀學員的認可,部分有報考意向的在職人員詢問到如何申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職研究生?報名學費是多少?
334閱讀
2022-11-09 -
意向進行各個院校開設的在職研究生形式學習,不少已經進入工作崗位的人員,不是很清楚需要滿足的學歷水平要求,是咨詢比較多的方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專科學歷可以進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職研究生學習嗎?
374閱讀
2022-10-13
-
答
近幾年來職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工作停滯不前是每個在職人員所面臨的問題,探尋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還是個人能力不足,于是一些有上進心者選擇報考同等學力申碩,讀此種方式課程班可免試入學,后期申碩考試會涉及到日語,部分學生詢問日語60分好考嗎?下文來進行解析。
-
答
如今,很多在職人員為了受到單位領導的青睞,于是選擇利用業余時間攻讀在職研究生課程來提高自身綜合能力。近期有部分想報考的人員在咨詢在職研究生怎么讀可以拿到學歷學位雙證,下文為大家詳細解答,僅供參考。
-
答
沈陽農業大學是一所高水平大學,近些年該校為了滿足更多人員的學習需求,于是開設了在職研究生課程。那么沈陽農業大學在職研究生讀幾年可以畢業拿到證書,學費貴不貴,本文給大家整理了一些相關知識,僅供參考。
-
答
隨著經濟發展的速度在加快,職場上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很多在職人員想要報考在職研究生來提升個人能力,增強競爭力。北京郵電大學開設了相關課程,其中的高級工商管理(EMBA)專業深受歡迎。接下來介紹,北京郵電大學高級工商管理(EMBA)在職研究生報名有哪些注意事項?是什么學習形式?
-
答
英國倫敦城市大學是一所公立研究型與實踐性的綜合學府,擁有先進的教學科學實驗室和科技孵化器,所以深受學員們的喜愛,想要報考的人數不斷增加。但是有些人不太了解其具體信息,想知道英國倫敦城市大學招生簡章的內容,下面是詳細介紹。
-
答
同等學力申碩報考門檻不高,非常適合學習基礎薄弱或者沒有時間準備復習的在職人。心理學是深圳大學同等學力申碩的王牌專業,因此每年都有很多人報考,那么深圳大學心理學同等學力申碩通過率高嗎?下文詳細說明。

195-2040-9226
全國研究生報名咨詢電話招生學院
招生信息
報考指南
專業問答
-
答
985在職研究生有用嗎?有用。985在職研究生招生院校較多,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等。各院校都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開設的在職研究生相關課程不僅注重實踐和應用,畢業時還能獲得高含金量的相關證書,助力職業發展。除此之外,學員畢業后的就業前景也是十分可觀的。具體如下:
-
答
免聯考的研究生靠譜嗎?靠譜。免聯考的在職研究生意思是免去入學考試的一種研究生教育形式。目前,不需要參加全國聯考的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有同等學力、高級研修班和國際碩士三種,在職人員不論選擇哪種方式報考,在畢業時都可以獲得相應的優質證書,助力個人未來發展。下文進行詳細說明。
-
答
會計專碩為培養高層次會計人才而設,是會計人才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徑。注重成功上岸爭取學習機會,選擇普通院校競爭小一些,一般要好考一些,會計專碩排名靠前、學科實力強的高校競爭激烈。簡單了解一下:
-
答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在學制、上課時間、學費、報名條件等方面存在差異,本文將詳細探討這兩種學習方式的異同點,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
-
答
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多樣,其中涉及到考試的主要有同等學力和非全日制。部分人員想知道在職研究生難度和通過率怎么樣?繼續同等學力入學免試,后期申碩統考難度相對較小,通過率比較高。非全日制入學須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難度相對較大,通過率不太高。下文詳細介紹,可供大家參考。
熱門學校
熱門專業
在職研究生工具
-
類型
-
信息
-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