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工程學院
南昌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前身機械系于1958年成立,1999年更名為機電工程學院。經過50多年的變遷和發展,現已成為一所辦學歷史悠久、學術氛圍濃厚、治學嚴謹的學院,也是最早在全省建立起完整的本、碩、博、博士后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的學院。學院于1993年獲得江西省第一個博士點"材料加工工程",2000年獲得江西省第一個博士后流動站“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專業是學校獲得的首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其他3個本科專業均為省級特色專業。學院堅持“強學科、精管理、惠民生、興實干”的發展思路,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都取得較好的成績。
學院現有機械工程系、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材料成型及控制系、汽車工程系和工程訓練中心4個系1個中心,下設機械制造工程研究所、機電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先進成型制造及模具研究所、熱能與動力工程研究所、現代設計研究所、車輛工程技術中心等6個研究所(教研室),并依托學院設有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2個博士后流動站(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與材料學院合辦)),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儀器科學與技術),現有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車輛工程4個本科專業,在校本科學生人數約2900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人數達到350余名。
學院擁有年齡、學緣結構合理,綜合實力較強的教學科研隊伍,全院教職工146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37人,博士生導師35人、碩士生導師63人,教師中擁有博士學位教師66人。中科院院士潘際鑾教授為學院材料加工工程博士生導師,中科院院士溫詩鑄教授為學院名譽院長,并聘任一批國內外知名學者為學院兼職或客座教授。學院同時還擁有一批優秀的青年學者,包括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6人,中國青年科技獎1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全國師德標兵1人,全國“三八”紅旗手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井岡學者1人,江西省主要學科跨世紀學術與技術帶頭人4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6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7人,贛鄱英才“555”工程4人,江西省教學名師4人,香江學者1人,每年派出4-6名教師外出訪學。
學院經過“211工程”三期建設,在教學科研、師資隊伍、學科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學院一貫重視科學和教學研究,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省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等標志性成果。近三年來,先后承擔國家"863"計劃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項,教育部留學、博士基金7項,贛鄱英才“555”工程、落地計劃8項,省基金、省支撐計劃等35項;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3項等系列成果;在國家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00多篇,其中三大檢索論文160多篇,出版“十三五”國家規劃教材多部、專著33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0余項。學院加強與國內外學術交流,多次承擔全國性學術會議,如承辦NSFC機械工程學科2012年度青年地區科學基金項目啟動會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起的系列會議;同時,學院每年有大批教師出席國內外學術會議。學院積極推動教學改革與研究,在教育教學改革研究方面也取得可喜成績,近年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4個專業都成為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實施專業,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5項、二等獎4項,建設有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學院以實現“一流的教學、一流的科研、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務”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教學與科研并重,以學校被列為江西省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高校為契機,加大改革力度,推進一流學科建設和中西部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把學院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學院而努力奮斗。
推薦簡章

195-2040-9226
全國研究生報名咨詢電話招生學院
招生信息
報考指南
專業問答
-
答
985在職研究生有用嗎?有用。985在職研究生招生院校較多,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等。各院校都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開設的在職研究生相關課程不僅注重實踐和應用,畢業時還能獲得高含金量的相關證書,助力職業發展。除此之外,學員畢業后的就業前景也是十分可觀的。具體如下:
-
答
免聯考的研究生靠譜嗎?靠譜。免聯考的在職研究生意思是免去入學考試的一種研究生教育形式。目前,不需要參加全國聯考的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有同等學力、高級研修班和國際碩士三種,在職人員不論選擇哪種方式報考,在畢業時都可以獲得相應的優質證書,助力個人未來發展。下文進行詳細說明。
-
答
會計專碩為培養高層次會計人才而設,是會計人才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徑。注重成功上岸爭取學習機會,選擇普通院校競爭小一些,一般要好考一些,會計專碩排名靠前、學科實力強的高校競爭激烈。簡單了解一下:
-
答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在學制、上課時間、學費、報名條件等方面存在差異,本文將詳細探討這兩種學習方式的異同點,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
-
答
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多樣,其中涉及到考試的主要有同等學力和非全日制。部分人員想知道在職研究生難度和通過率怎么樣?繼續同等學力入學免試,后期申碩統考難度相對較小,通過率比較高。非全日制入學須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難度相對較大,通過率不太高。下文詳細介紹,可供大家參考。
熱門學校
- 10北京電影學院
熱門專業
在職研究生工具
-
類型
-
信息
-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