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院
河北大學法學院的前身為創建于1980年的河北大學法律系,1981年法律系法學專業開始招收本科生,是河北省最早創辦的法學專業,也是改革開放后全國第一批創辦的法學專業之一。1983年法律系增設河北省第一個政治學專業。2000年10月,在原哲學系和法律系的基礎上合并組建河北大學政法學院,下設法律系、哲學系、政治學與行政學系、社會學系。2019年9月,學校黨委決定撤銷政法學院,分別成立河北大學法學院和河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新成立的法學院下設法律系和政治學與行政學系。
法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員工73人,其中專任教師63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17人、副教授35人,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4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0人。擁有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河北省社會科學優秀青年專家1人,河北省社會科學優秀青年專家優秀提名獎1人,河北省杰出中青年法學專家4人,河北省杰出中青年法學專家提名獎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選3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2人,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獲得者1人等,已經形成了一支學歷層次高、業務能力強、年齡、職稱、學緣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法學院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涵蓋了本科、碩士、博士等各個層次。2000年、2003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別獲批訴訟法學、民商法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經濟法學、法學理論、政治學、行政管理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獲批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18年,獲得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19年,被批準設立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現有在校本科生876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408人,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39人,博士研究生5人。
法學院長期堅持人才培養中心地位不動搖,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取得新成績。法學專業2019年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12年獲批全國首批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2013年獲批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以及河北省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育基地。同時,法學專業還是河北省高等學校政治法律教育創新高地重點建設專業和河北省品牌特色專業、河北省高等學校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法律碩士是河北省唯一的教育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擁有河北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河北大學法學實驗教學中心以及40余個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其中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和省級專業學位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各1個)。自2015年以來,學院教師承擔省級以上教改教研課題10余項,獲得河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
法學院遵循“教學立院、科研興院、人才強院、特色樹院”的辦學理念,堅持教學與科研并重,不斷取得新成績。近年來,學術團隊致力于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治理、區域刑事法治與環境犯罪治理、冬奧會法治保障、公益訴訟等特色領域研究,同時,配合部省合建“燕趙文化學科群”建設,深度挖掘燕趙法治文化,產出一批高質量研究成果。從2012年以來,學院教師共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一般項目、教育部項目、司法部項目、最高人民檢察院項目、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省部級及以上項目100余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一般項目和青年項目11項、后期資助項目1項。在《法學研究》、《政法論壇》等權威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0余篇,并在人民出版社、法律出版社等一類出版社出版學術專著50余部。近五年,獲省部級獎勵16項。先后承辦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年會、刑法學研究會年會、憲法學研究會年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年會、立法學研究會年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年會、財稅法學研究會年會等全國性年會以及京津冀法學交流研討會、法治河北論壇、京津冀協同發展與法治創新論壇、環渤海法學教育論壇等區域性學術會議20余場次,產生了重要學術影響。擁有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河北大學國家治理法治化研究中心,該中心2019年在全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首次評估中被評為優秀。
法學院不斷加強與河北省各級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和企事業單位的交流與合作,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快速增強與提升。與省人大常委會、原省政府法制辦、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省文明辦,省財政廳、省司法廳、省環保廳、省安監局、省知識產權局等省直機關,以及石家莊、張家口、承德、保定等設區的市人大常委會、政府法制辦等實務部門深度合作,承擔京津冀水源涵養保護、生態環境支撐、白洋淀水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地理標志保護、專利保護與冬奧知識產權保護、文明行為促進等100余項委托地方立法、立法后評估和其他調研論證項目,30余項成果獲得省長許勤等省級領導的肯定性批示,產生重要反響。
自1980年以來,法學院相關專業共為社會培養了萬余名優秀人才,為河北省乃至國家政治法治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中中央民建副主席,國家審計署副審計長秦博勇;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時清霜;全國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學家劉俊海;2008年度全國十大法治人物,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趙愛彬;2010年十年法治人物特別貢獻獎獲得者,原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任秋華;2011年度全國十大法治人物、原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鄭喜蘭;2019年度全國十大法治人物,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執行實施二組組長、一級法官趙鑫等都是法學院畢業生中的杰出代表。
推薦簡章

195-2040-9226
全國研究生報名咨詢電話招生學院
招生信息
報考指南
專業問答
-
答
985在職研究生有用嗎?有用。985在職研究生招生院校較多,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等。各院校都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開設的在職研究生相關課程不僅注重實踐和應用,畢業時還能獲得高含金量的相關證書,助力職業發展。除此之外,學員畢業后的就業前景也是十分可觀的。具體如下:
-
答
免聯考的研究生靠譜嗎?靠譜。免聯考的在職研究生意思是免去入學考試的一種研究生教育形式。目前,不需要參加全國聯考的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有同等學力、高級研修班和國際碩士三種,在職人員不論選擇哪種方式報考,在畢業時都可以獲得相應的優質證書,助力個人未來發展。下文進行詳細說明。
-
答
會計專碩為培養高層次會計人才而設,是會計人才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徑。注重成功上岸爭取學習機會,選擇普通院校競爭小一些,一般要好考一些,會計專碩排名靠前、學科實力強的高校競爭激烈。簡單了解一下:
-
答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在學制、上課時間、學費、報名條件等方面存在差異,本文將詳細探討這兩種學習方式的異同點,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
-
答
在職研究生報考方式多樣,其中涉及到考試的主要有同等學力和非全日制。部分人員想知道在職研究生難度和通過率怎么樣?繼續同等學力入學免試,后期申碩統考難度相對較小,通過率比較高。非全日制入學須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難度相對較大,通過率不太高。下文詳細介紹,可供大家參考。
熱門學校
熱門專業
在職研究生工具
-
類型
-
信息
-
資訊